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 | 以艺术的方式回归大地
小地球旅行

2018年7月29日,“大地艺术节——2018越后妻有三年展”开幕,本届“大地艺术节”以“地球环境时代的美术”为主旨,以越后妻有当地的地理样貌和人文风土为线索,特地将艺术作品按照“跳跃的斑羚”-里山·土木篇和“鲑鱼跳龙门”-信浓川·河流阶地篇这两个主题进行线路设定。

本届大地艺术节是历届艺术节以来,中国参展艺术家最多的一届。徐冰的背后的故事、马岩松的镜池、邬建安的五百笔、王思顺的幸福花、高瑀的天上大风、张哲溢的灯光寄养所、郑宏昌的手风琴,以及参加方丈记私记主题展的向阳、王耀庆、大舍+殷漪、程艳春等人的作品为本届艺术节增添了中国亮点。

邬建安 五百笔

王思顺 幸福花

高瑀 天上大風

在“大地艺术节”中,艺术家走出个体的象牙塔,与当地村民、志愿者共同协力制作超越惯常经验的作品,艺术家与观者、作品与环境成为一种互生共融的关系和思考。

艺术蕴藏于生活

艺术原本就是蕴藏在日常生活中的,但近代以来,“艺术”被禁锢在了美术馆的狭隘空间,日常生活中的可能性则被忽视,或排除在“艺术”之外。策展人北川富朗深受沃霍尔与博伊斯思想的影响,追求艺术的多样化,认为艺术不仅包括绘画、雕刻、工艺等艺术形式,也包括农业、生活方式等不被称为“美术”的形式。

磯辺行久作品

祭祀活动、戏曲、庭院、游戏等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烤肉和插花都是生活中必须的,从这个角度出发,人们衣食住行所涉及的一切都可以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北川富朗通过出版版画和推动公共艺术项目来探索艺术的当代性,他认为好的作品不能只收藏在美术馆内,应该放在公共场所,让艺术和一般人产生互动关系。

时空洞穴

“大地艺术节”旨在传达“生活的积累本身就是文化”这一理念,在山峦、梯田、森林、沙川、废校、旧宅等非常规展示空间里,孕育出了一系列有意义和耐人寻味的作品,这展示出当代艺术的多种可能性和走出都市的艺术活力。

草间弥生 花开妻有

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大地艺术节”以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为理念与主题,基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利用当代艺术的媒介,激活了地域文化,实现了区域经济复兴的最初目的。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 最后的教室

越后妻有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技术状况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也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独特的素材和背景。自2000年开始的“大地艺术节”,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以越后妻有地域文化为核心,一共在此创作了一千多件作品。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梦的家

越后妻有地区有着丰富的传统产业和地方特产,在保存完整的原始景观的基础上造就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但随着日本经济及产业的快速转型和农业政策的失调,地区经济持续不景气,人口外移、老龄化、梯田荒废、传统产业衰退等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马岩松 光之隧道

北川富朗清醒地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他主张用艺术来拯救农村,利用越后妻有地区保存完整的文化景观来激活农村经济。艺术家主要从当地保存较完整、覆盖面积最大的自然风景“里山”和梯田景观寻找创意灵感,进而兼顾促进当地传统产业再生,最大限度发掘地方资源,以艺术的形式唤醒地区活力。

几米 Kiss&Goodbye

当代艺术对地方文化经济的激活

“大地艺术节”的作品主题是展现地方特色,因此要表现出此时、此地的实感,要应景,贴合当地,体现里山的生活方式和历史踪迹。特定的场域赋予了越后妻有自身独特的风景,梯田、农舍、雪景、山川河流以及日常用具等都成为艺术家眼中的元素与符号。改造空屋、废校的计划以及一些新建筑作品,艺术家都是在用艺术的方式有效利用空间,致力于创作能够长期保存、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六种美德的故事

“大地艺术节”通过当代艺术介入地方,对地域形态、文化精神以及人文历史的复兴与重塑,显现地域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历史风貌的地方特性,尊重民众的生活经验和感情需求,让艺术介入当地的公共空间和公共活动的艺术审美建设,整合区域景观与生态规划,培养区域民众的民主意识以及公共活动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地域民众的生活品质,复兴地域文化,激活当地经济。

徐冰作品 背后的故事

当代艺术介入乡村,绝不仅仅意味着公共空间的艺术装点,而是具有深层的社会意义。一件当代艺术作品介入到当地的空间环境中,绝不仅仅停留在视觉意义的简单置入,更是通过公共内涵与人文关怀对地域历史与文化的再生,重要的是对公众生活观念与意识的潜移默化的改变。

Warp Cloud

如今在全球各个地方都在进行着城市化建设,但是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也非常重要,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就是关注农村现状,发掘农村存在的重要意义,用艺术的纽带把全球各地的人们聚集在这里进行各种各样的实践。

寻找水

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现在不少承载着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传统村落面临着被边缘化和被忽视的状态,和越后妻有村落的状况一样。传统古村落的房屋由于自然与人为的因素,部分老屋已经损毁、老化,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不完善,因而村民热衷于建造宽敞明亮的新宅而不屑于对老宅或古宅进行修复保护。这样,随着农村居住生活需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村落的淳朴的风貌也就会随之受到破坏。同时,由于历史与文化的原因,传统村落独特的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是极其脆弱和不可再生的,修复保护和有效利用传统村落就成为重要难题和迫切任务。 “大地艺术节”模式的特殊性,或许也给国内如火如荼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和地方改造带来启示和借鉴。

另一个奇点

在我国一些偏远农村,依然有如世外桃源般的村落,充满了原生态的文化魅力。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愈发怀念农村的生活节奏和乡土气息,传统村落的魅力正逐步为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重视。用艺术改造农村,我们要尊重保护好当地农村的地域文化,促进当地村民的参与意识,并形成一整套完善的运行机制,同时发挥艺术家的主导作用,通过艺术自身的软实力,带动文创产业,实现村落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