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国内外与疫情灾难相关的医疗建筑案例
小地球旅行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肺结核在世界上大量传播,大批医院疗养院因此而建。2004年海啸非典型肺炎,2008年地震,没有哪儿会比家和医院更有避难意义,建筑师们以设计的力量还原了物理意义上最快的“家”。在灾难来临之时,建筑设计会迅速演变成与救灾项目共存的强大力量。

医疗建筑有一套独立的“美学价值观”,不能以形式主义、风格化来的粗略评判其设计得好与不好。高效合理的功能布局是医院设计的核心;“生命、尊严、希望”是医院以人为本的普世人文价值观的体现。

相反,医疗建筑设计中不仅要突显不同国家和城市医疗建筑的设计风格,这还要关注社会、文化、历史、环境、生态等方方面面,并巧妙将其运用到项目设计中,打造出真正适合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医疗建筑,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积极有效的医疗空间,为医生提供令人身心愉悦的工作环境。

芬兰帕伊米奥结核病疗养院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肺结核在芬兰大量传播,全国医院疗养院大批建设。1929—1933年出自于阿尔托之手设计的帕米欧疗养院就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意义的设计。

设计师阿尔法阿尔托

在发明疫苗和抗生素之前,结核病的治疗方法中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清洁的空气和光疗也很重要。帕米欧疗养院是体现阿尔托建筑人情化的典型作品。设计中一切的要点都是围绕病人的感受设计的。细节处理也是从病人的生活出发,建筑依地势展开,两个长条形主楼并不平行,形成是一定角,度遮挡阳光。

整个建筑结构为混凝土框架结构,A区块结构自成体系。六层平台采用不对称框架结构,并由建筑底部向顶部逐渐变窄。立面上装有玻璃幕墙的电梯竖井和室内外大量的金属细节来体现建筑的功能主义需求,这是强调当代技术的象征性。

阿尔托将当代技术与使用者的心理生理需求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形成建筑特定人性化的一面。

1956年阿尔瓦·阿尔托在意大利的一次演讲中对帕米欧疗养院的阐述如下:“这座建筑的主要目标,就是作为一套医疗设备来使用”,“治疗和康复中基本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提供完全安宁的环境,病房的设计依照身体虚弱的病人斜倚于床上的休息方式为原则:顶棚选择了宁静的颜色,光源布置于病人的视线之外,暖气布置也朝向病人的双脚,同时水龙头也是无声的,能保证不会对左邻右舍的其他病人造成干扰。”

每个病房都有着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窗户角度开得恰到好处避免眩光。室内采用淡雅的色彩平和病人心境,盥洗室产生的噪音也被小心地避免,阿尔托甚至为其设计了一款完全符合人类身体曲线的帕米欧椅,对病人的关怀可谓是无微不至。

在帕米欧疗养院中,阿尔托充分地考虑了病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听取并吸收了医生的意见和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此前住院时的亲身经历,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精心的推敲。针对自己作为居住者的感受,主要体现在对环境(如自然光、周边景观的借用、空气等)的周全考虑和更重要的从疗养院的使用人群的特点出发的对建筑空间、材料、色彩、声音、温湿度等方面的细致处理。无论是总体环境的构思、单体建筑的设计,还是装修和家具,都考虑到了人们在功能上和审美上的需求。

阿尔瓦·阿尔托还与妻子艾诺·阿尔托一起设计了疗养院的灯具和家具。大部分家具是由的家具和建筑工厂制造的。

公共空间里,疗养院的颜色主题趋于二三十年代的新造型艺术:蓝、黄、灰和白。营造了一种新鲜、愉悦而又安静的氛围。与公共空间不同的是,病房楼的色调更加传统和亲切,采用略带蓝或微绿的灰色系。阿尔托对于病房屋顶有他自己的构想,例如“房间屋顶应采用天空的颜色”,减少病人长期卧床造成的压抑感。照明设备上面正对的天花板漆成浅色调,以利于形成漫反射柔化室内光线。

相关阅读 拟象派


拟象派代表作《 一万个普通人》 

“一万个普通人”,简称“万人艺术计划”。由拟像派艺术小组发起人地球君和光子创作,将“一万个普通人”写入历史,是世界上第一座封存普通人表达和记忆的玻璃迷宫。



历史上除了伟人英雄才子佳人,或是灾难,从未有对普通人存在和表达的公共艺术装置。不论西方,还是中国。始终没有用实体纪念的方式,为普通人自主独立的表达提供永久户外展示的机会,但每个人都有被纪念、记录,甚至写进历史的冲动,这种冲动可能是与生俱来的。



参与艺术装置的一万个普通人,不需要任何功绩,也没有任何阶级,地位,身份,权利,金钱,人种的限制,只需要留下140个字和寄出一件物品给艺术家即可。



这个巨大的公共艺术装置,不仅留给这一代人,还有未来一百年后的人类。它很像《三体》里刘慈欣设想建在冥王星上的人类文明纪念碑,比“无尽之门”太空基因项目更具有现实意义,又像是2019年《奇葩说》黄执中辩论里的“历史长河漫漫,天上的星星无数,每一颗星星都应该有同等的机会被看见”的古典AI装置。



此公共艺术位于离成都市区1小时车程的崇州历空山道明酒店无人后山,空山小绿球大地艺术营地内。如果你也想成为一万个普通人中的一个,可以联系微信 xiaodiqiu17 了解该艺术计划。



关于拟象派

拟像,英文“simulacre“,来源于希腊语 eidolon,原意一方面表示图像,另一方面又表示仿真,即表示某种事物的一种形象或者是一种“再现”。类似于真实事物的“副本”,“幻象,”是一种’非存在”。

柏拉图认识到语言就是一种“非存在”,同时他也认识到:只有透过“非存在的方式“才能表达“存在“。这样一来,“非存在”成为了“存在”的替代物。



拟像派艺术家地球君指出:用 “非存在 ” 去指认并强化 ”存在”,就是艺术家的空间 (word space)例如俳句中的间隔(空格、空档),是不存在内容的,然而它确实存在(实在感、效果、语义)。这是艺术的空间(wordspace)。


拟像派不是什么,是什么:

拟像派不是野兽、

不是禅修灵异气场感觉、

不是机械复制时代的灵光、

不是后现代、

不是新水墨、

不是线性时间中或与时间同步的当代、

不是科幻视觉、

不是商业复制性批判、

不是批判批判、

不是杜尚空间物料的搬运游戏、

不是博伊斯的自然美学社区政治运动、

不是艺术权力榜单的丛林、

不是不实现观念、

不是总体艺术、

不是多重艺术史的走狗、

不是哲学的物化、

不是新闻反馈的永恒化、

不是政治异见的民主斗争、

不是观众成为内容的更多可能性、

不是光舞互动、

不是视觉感受、

不是街头、

不是行为、

不是放炮、

不是品牌符号、

不是艺术即行为。

不是不是。

也可以说,拟像派可以是如上内容的拟像,但不是如上内容。


 拟像派 ”竹林七贤“局部图


拟像派只是对拟真世界的系统拟像,在other word space 中存在。拟像派将贪恋拟真世界中的一切,包括不限于民主、法治、金钱、权力、欲望、哲学、和静清寂,并加速变异,使它美妙,比真实更真实。拟像派绝不悲观,只是用更好的表达效果来遮蔽,象征死亡。拟像派十分快乐,包括不断拟像自身。拟像派自身没有概念,包括界定时期。拟像派里不存在拟像派这个词汇。拟像派不承认拟像派自身。


拟像派的终极关怀:

拟像派的最后极端,是用拟像重塑拟真世界,将无数真理归至真理的唯一,解除因思辨而被思辨谋杀的集群内爆,那就是依据原有的真实,承认最终的造物主是上帝,它是自身最纯粹的拟像。  

                      


拟象派代表艺术家 地球君 

实验艺术家,拟像派艺术发起,小地球旅行创始人兼CEO。2019年主导筹建中国首个大地艺术营地;曾创作世界第一个众筹大地艺术项目“小王子2”,同期修建世界最长篝火池;已累积创作超过1000幅当代艺术作品;举办3000次一人观展运动。



拟象派代表艺术家 光子 

跨界艺术家,俳句诗人,宇宙诗人,大地艺术家,拟像派艺术发起人,小地球旅行联合创始人,旅行圈著名撰稿人,超现实景区策划人。2019年联合筹建空山小绿球大地艺术营地,已落地创作数个大地艺术作品装置;2016年曾受邀哥伦比亚大学北京中心,演讲“俳句,清贫思想”;2013年北京京师美术馆举办“日常神迹”多媒体装置联合个展(诗歌,装置,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