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
|
2
这个大脸络腮胡,是全球最濒危的猫科动物。大脸盘,大长腿,耳尖激萌小毛簇,黑白相映大毛领。
猞猁(Lynx)是猫科的一个属,英文中猞猁因为它们的眼球后方反光强烈的脉络膜而得名,名字lynx来源于原始印欧语表示“光明”的词根 lewk-。猞猁属包括四个物种,起源于250-500万年前上新世的北美大陆。
在短尾猫(bobcat, L. rufus)分化形成以后,其余三个物种的祖先在向亚欧大陆迁移的过程中快速分化产生加拿大猞猁 (Canada lynx, L. canadensis),占据了北美寒冷森林地带的生境;而进入亚欧大陆的一支在约150万年前的更新世分化出了欧亚猞猁(Eurasian lynx, L. lynx)和伊比利亚猞猁。
在整个第四季反复的冰川运动期间,伊比利亚猞猁很可能和体型更大的欧亚猞猁共享过欧洲中西部的广大区域,但被冰川期的严寒驱赶进入了伊比利亚半岛。比利牛斯山脉挡住了南下的冰川,也让伊比利亚猞猁留在半岛继续生存。
猞猁属四个物种的地理分布,只有红点标注的地区是伊比利亚猞猁的栖息地。
伊比利亚猞猁体长不到一米,相比较于它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姐妹物种来说更加苗条,也没有雪地靴一般的厚脚垫。像大多数猫科动物一样,伊比利亚猞猁有着一身黄底黑斑的毛色,底色和斑点分布根据个体不同而呈现多样性。它自然也少不了猞猁属耳朵尖儿上特有的黑色毛簇,还有短短的尾巴和黑色的尾巴尖儿<猞猁耳朵尖的黑色毛簇有什么用?看今天的第二篇文章>。伊比利亚猞猁最大的外形特点是脸盘两侧黑白两色的络腮胡子,哪怕在猞猁属中都算大的。身处藏狐、兔狲、角雕肆意卖萌的时代,靠胡子撑门面它也很努力的好吗。
伊比利亚猞猁适应的生境是典型的地中海植被景观,林下植被丰富的栎树(也就是橡树)林地和密生的常绿灌丛提供了良好的隐蔽所,而镶嵌其中的开阔草地是它们捕猎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