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
|
3
在1890年实现机械化采矿以前的几百年里,成千上万吨盐都是矿工用双手从像石膏一样坚硬的岩盐矿床上一点一点地挖凿下来的。然后靠马拉石磨来搅碎矿石,从中提炼出精盐,再运回地面,整个工序基本上都是在地下完成的。古代矿工的艰辛,由此可想而知。
矿井的通道两侧和顶部被密密实实的圆木支撑着,圆木上画满了各国游客的涂鸦。
盐矿采掘之后,留下的是无数个巨大的洞室。矿工们每挖完一个洞便用圆木把顶部支撑起来,防止塌陷。一代一代的采矿工人利用这些大小不同的空间,雕刻出了一座座风格迥异、规模不等的教堂和无数描述采盐工人劳动场景的雕塑。
在这座精美绝伦的地下宫殿里,你可以随便伸手去摸任何一座雕像,但却被明令禁止“舔不得”,因为它们都是由盐矿石雕凿而成的。
2002年,维利奇卡盐矿关闭。波兰政府将盐矿内靠近地面的上面三层,也就是从地下65米到135米的深处,开辟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地下城市,餐厅、教堂、邮局、博物馆、电影院、游乐场等设施一应俱全。
在地下135米处的韦塞尔湖石室中,还开设了一个治疗哮喘和呼吸道过敏康复中心。无论外面的天气如何,这里的温度始终被保持在14度,空气清新而纯净。在每年的旅游旺季,这个地下“盐城”内还会经常举办音乐会,时装表演和各种宴会等。
人们用精彩的文字记录游览维利奇卡盐矿后的感想。1543年,被视为伊斯拉漠的门徒的约多库斯.维利希斯把该盐矿描绘成“一个比代达罗斯的克里特迷宫还要神奇的地方”,1647年,路易十四的宠臣让.拉布勒说:“维利奇卡盐矿像埃及的金字塔一样值得赞美”。1978年,维利奇卡盐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站在维利奇卡盐矿,不由得就会想联想到中国的盐都自贡。
四川自贡,自古以来就以盛产井盐而闻名,世界上最早的深井也出在自贡。据史书记载,早在秦孝王时(公元前250年),蜀郡太守李冰就率人凿井汲卤制盐,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南宋初年,这里盐井的深度已钻到250米~300米,井口却只有碗口大。据说,产盐高峰时,自贡承担了全国40%的食盐生产任务。可惜,我们如今只能站在自贡的博物馆里看看图文介绍了。
不管岁月如何流逝,古老的维利奇卡盐矿,因为其独特的人文景观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数百年来,居住在维利奇卡的人们风雨无阻地走进圣金嘉教堂,在圣洁的音乐声中礼拜祷告。现在,演奏这些圣乐的人都是维利奇卡盐矿曾经的工人。他们演奏着熟悉的波兰舞曲,为我们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喜悦。